&esp;&esp;——我不是扬州人嘛!
&esp;&esp;黎淳看出她的小心思,冷笑一声:“你一个扬州人如今都跟着我读书,在官场上可就是站队了,如今你就在他眼皮子底下,年纪还最小,小心他拿捏你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大惊失色。
&esp;&esp;黎淳心满意足吓唬完人,这才一本正经说起正事:“你打算考岁试吗?”
&esp;&esp;江芸芸扭扭捏捏说道:“小三元是不是很响亮的名头啊。”
&esp;&esp;黎淳丝毫不觉得他有这个想法奇怪,点了点头:“也不错,但若是大三元那才叫厉害。”
&esp;&esp;小三元是县试、府试、院试连得三案首。
&esp;&esp;大三元是乡试解元、会试会元、殿试状元。
&esp;&esp;在浩如烟海的科举考生中,大三元及第的文臣仅有十一人。
&esp;&esp;唐朝的张又新、崔元翰。
&esp;&esp;宋朝的孙何、王曾、宋庠、杨置、王岩叟、冯京。
&esp;&esp;金朝的孟宋献。
&esp;&esp;元朝的王宗哲。
&esp;&esp;明朝的商辂。
&esp;&esp;“所以有谁六元及第了吗?”江芸芸问道。
&esp;&esp;黎淳沉默片刻:“没有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哦了一声。
&esp;&esp;“你有何想法?”黎淳问道。
&esp;&esp;“自唐朝设立科举,七百多年来,大三元竟只有十一人,我瞧着是极难的。”江芸芸叹气,“那我争大保小吧,先考一个小三元看看。”
&esp;&esp;黎淳沉默了片刻,随后轻笑一声,摇了摇头:“狂傲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露齿一笑。
&esp;&esp;少年意气强不羁,虎胁插翼白日飞。
&esp;&esp;若是江芸退缩了,去选那条简单的路,反而不是她了。
&esp;&esp;“那就去好好准备吧。”黎淳低声说道。
&esp;&esp;—— ——
&esp;&esp;江芸芸去考岁试的事情,众人非常快得接受了。
&esp;&esp;“大三元不敢想,小三元勾一下也不碍事。”黎循传说道。
&esp;&esp;“我早早就觉得你会考岁试。”祝枝山叹气。
&esp;&esp;“那我不是和你一起考试了。”徐经开始碎碎念着,“好紧张啊。”
&esp;&esp;“哎,那我到时候可以和你一起去京城。”王阳明眼睛一亮,“到时候带你去京城,我们一起参加会试。”
&esp;&esp;“老师说参加会试还嫩了点。”江芸芸摸了摸脑袋,“乡试能过,已经是万幸了。”
&esp;&esp;王阳明摇头:“太谦虚了,你的卷子我都看了,写得极好,那篇哈密的文我更是读了七八遍,刚才抄写了两份,我一定要替你宣扬出去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大惊,连连摆手:“文无第一,你这不是拉仇恨吗。对了,你何时回余姚?”
&esp;&esp;王阳明叹气:“明日,我可真舍不得你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只记得他后来官途坎坷,被皇帝赶去龙场,这才悟了道,前面的官运如何却是不知道了,但他有一个状元父亲,应该不会差。
&esp;&esp;只是不知道这次考中了没有?
&esp;&esp;江芸芸也紧着叹气。
&esp;&esp;“你这个兵论写好了可要给我一份。”王阳明临走前,特意叮嘱着。
&esp;&esp;江芸芸点头:“行。”
&esp;&esp;“你今年若是去京城,我带你去,没事,我会保护你的。”王阳明拍着胸脯保证着。
&esp;&esp;“京城这么凶险吗?”江芸芸不解。
&esp;&esp;王阳明看着她懵懂的样子,意味深长说道:“是你凶险,有不少人可讨厌你了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大为吃惊。
&esp;&esp;—— ——
&esp;&esp;“自然要去考岁考,三元及第,多好听的名头啊,再努努力,六元及第。”
&esp;&esp;江家书房,江如琅拉着江芸芸激动地口水横飞,挥斥方遒,指点江山,好似自己也跟着六元及第一样。
&esp;&esp;江芸芸只好敷衍地嗯了嗯。
&esp;&esp;要不